一位大V民警的世相观察

2023-04-13 16:36:34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图为工作中的马拓(左)。 郑超 摄


(资料图片)

阅读一些烧脑的推理小说,看到警察调查出的真相和报案人提供的信息丝丝入扣时,马拓都会“觉得很假”。他说,真实的办案中,哪儿有那么多精准无误的线索?当事人不是为了给警察出题才去报案的,他们是真的需要帮助,很少有人能在恐惧甚至九死一生后还保持理智与清醒

《法治周末》记者 郑超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地铁清河站,是一座大型枢纽车站。

这里是地铁13号线和昌平线的换乘站,且与京张高铁、北京市郊铁路接驳,每天站内都有数以万计的人流穿梭而过。

大多数人,是站台的匆匆过客,而对于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马泉营站派出所民警马拓和他的同事们而言,这里却是他们日夜守护、对每个角落都再熟悉不过的“阵地”。

与很多地铁民警一样,马拓日复一日地在地铁站里疏导客流、调解纠纷、维持秩序、安检督导,“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和乘客打交道”。

在网络上,马拓则拥有另外的身份:知乎高赞答主、拥有60多万粉丝的微博大V。在知乎个人简介中,马拓称自己为“劝架达人”“指路小能手”以及“轰黑车专业户”。

2016年至今,近7年来,马拓写了几百个故事。这些故事或“温情”或“苦涩”或“治愈”。他用细腻的笔触,将地铁站里行色匆匆的人们刷上了各种色彩,让琐碎平淡的地铁生活散发出烟火气。

马拓在网络分享的地铁站故事持续受到广大网友追捧,全网阅读量超4亿。不久前,他将故事汇集成新书《热爱生活的一万个理由》。

“人潮涌动的北京地铁中,每个人都如此渺小庸碌,每个人却又都在用力活着。这些人,是他们,也是我们。正是无数个‘我们’,构成这烟火人间的底色。”在新书简介中,马拓如是说。

前不久,《法治周末》记者来到地铁清河站与马拓见面。在工作间隙,这位地铁民警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干了14年的“地下工作”

3月29日中午,北京市最高气温达到了26度,暖意升级。而进入地铁站内,温度顿时下降,一层的过道里不时有风吹过,显得有些阴冷。地铁站台上,穿着警服、带着方框眼镜的马拓,干练又斯文。

地铁站台是马拓最熟悉的地方。身为“85后”的他,一毕业就被分到派出所,走上了地铁站台。“在‘地下’,一待就是14年。”

和常人印象中抓捕罪犯、除暴安良的警察不同,地铁民警每天面对的都是些琐碎的、家长里短的小事。

马拓介绍道,比如有人丢了东西,书包、手机、首饰,比如地铁口的小摊贩因争抢地盘而掐架;或者是七夕节,男女朋友在站台上吵架,惹来一群人围观;还有夜深的时候,有人烂醉在站台……这些都是地铁民警工作中要面对的日常。

如今,面对这些琐事,马拓已积攒了足够的经验与自信。对于如何圆满化解纠纷,他也早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

而回忆当初,“第一天上班的时候是懵的”。他说,“那天人特别多,有两个年轻人在打架,等我挤到他们身边时,人都散了,甚至不知道是谁打的。我就感觉,地铁里节奏太快了,连打架都要赶时间,谁也不想耽误上班”。

在警校里,马拓学的是刑侦专业,曾学习如何分析杀人案、侦破诈骗案……毕业的时候,眼看很多同学去了刑警队、指挥中心等单位,走向地铁民警岗位的马拓一度觉得“心理落差很大”。

马拓负责的地铁站,每到早晚高峰的时候,都人满为患。在工作中,他观察到,地铁里经常会暴露出很多人日常隐藏的那一面。

起初,马拓看不惯在地铁里起冲突的人。但他慢慢发现,很多冲突背后,都有些深层次的原因。

一次,一位看上去非常得体的中年女性和一对情侣起了冲突,起因是男孩想和女孩坐一起,就提出跟她换个座,但被这位中年女性拒绝了,双方因此发生了争执,进而大打出手。

马拓回忆,当时这位中年女性在派出所“闹得很不好看”,她情绪激动,一直哭,说话都不利索了。“常人看着挺难理解的,多大点事儿啊。”

后来这位中年女性的女儿来了,向民警解释说,她妈妈平时很乐于助人,是个热心人,但是她那天正好和单位领导闹了矛盾,一路上“净琢磨这事了”,因此,别人叫她换座,就把她的情绪给引爆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有故事的地方就有烟火。渐渐地,马拓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好每件事了,也没想到“把一些小事都搞定,有一种大大的满足感”。

与此同时,他的目光逐渐被地铁里的普通人吸引。在本职工作之余,马拓又捡起了上学时就有的爱好:写作。

用“地铁故事”答疑解惑

新书《热爱生活的一万个理由》出版前,马拓还写过悬疑小说,主要作品有“只有警察知道”系列和《非随机犯罪》等。

在网上,马拓被称为“警察作家”。不过,他笑着强调,我只是作者,还不能被称为“作家”。这一次,马拓把这些烟火故事记录下来,希望让更多人看见,新书还收录了很多没有发表过的内容。

马拓介绍,最初开始写故事,源于在知乎上看到网友们各种各样的提问,他发现在地铁里遇到的人和事,恰好能解答网友提问。

当网上有人问:“怎样判断男人是否真的爱你?”马拓就写了一个地铁纠纷故事。

冬天,两个女孩因为小事打了架,双双负伤,叫来了各自的男友。一个男友主张先不处理伤口,这样去医院做伤情鉴定才更精准。但另一个直接带来了两根冰棍儿,给女友冰敷,说道:“你现在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还有人问:“有哪些你最近才真正明白的人生哲理?”马拓又回答了一个自己遇到过的案例。

某日,马拓遇到一姑娘报案,说自己在地铁里突然被一名陌生男子亲了脸蛋,对方逃之夭夭。

看得出来,姑娘惊恐、困惑到了极致,但案子还是要查。于是马拓耐心细致地询问案发经过,但她除了摇头点头,几乎组织不出任何有逻辑性的表述。

等姑娘冷静些,终于可以勉强做笔录了。根据她提供的案发时间、地点以及对方体貌特征,民警调取了相关车次的录像,仔细辨别了好久,却什么都没发现。

重新坐在她面前,马拓让她再仔细回想一下。她闪烁着惊魂未定的目光,努力把内容细化和更正了一下,马拓再去重新调录像、查录像,还是一无所获。

姑娘的大脑仍旧是一片空白,甚至连对方男子有没有戴口罩都记不清了。时至深夜,她的精神也几近崩垮,眼里写满了委屈和无助,擦着泪水说:“真的记不清了,当时根本没反应过来,现在想想怕死了,怎么会有这种人……”

最后,根据她回忆的出站时间倒推她的下车时间,再根据她所描述的站台位置推测她乘坐的列车车厢,警方终于成功找到她被猥亵的那段录像。

马拓一看,整起案件,姑娘基本只说对了一个要素,就是嫌疑人的性别。其他诸如时间、具体地点、对方服饰和体貌特征,没一样对上号的。“要不是录像里真真切切看到被强吻的那个人是她,我可能会以为这是另外一个案子。”

马拓感叹,当一个人拼命想要为自己寻找真相,心智却如逃兵般缩到脑后时,可想而知这个人受到了怎样的冲击。他补充道,对于警察,各种案情是需要破解的工作难题,我们也难免带着有“幸存者偏差”(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此资讯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因为未幸存者已无法发声)的眼光去解读和评判那些遭遇,从而忽略掉,自己并不是真正经历过案件的那个人。

在锁定猥亵者后,破案、抓捕都很顺利。在给姑娘送达通知书时,马拓见到了她理性、活泼的一面,也因此感到欣慰。

这之后,马拓的心态也有了一些变化,比如阅读一些烧脑的推理小说,看到警察调查出的真相和报案人提供的信息丝丝入扣时,他都会“觉得很假”。他说,真实的办案中,哪儿有那么多精准无误的线索?当事人不是为了给警察出题才去报案的,他们是真的需要帮助,很少有人能在恐惧甚至九死一生后还保持理智与清醒。

“唯有理解,才能探索,才能并进。”这是马拓在工作中找到的价值。

马拓的上述回答,获得了3400多个点赞。一位网友评价道,“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做到感同身受。一个挺爷们的警察,可能也永远无法理解弱女子面对暴力时的六神无主,但只要他认识到自己无法理解,那就已经理解了一半了”。

一抹点亮心情的光照

并非所有故事的结尾都充满温情,工作中,马拓也遇到过不讲理的乘客。

不久前,一位女士在下车时玩手机,拥挤中不小心将手机从缝隙掉到了轨道上。这位女士要求“必须得马上把手机给她取出来”,当被告知“现在地铁还在运行中,下去取有危险,只能收车以后取”时,女士很暴躁,“见谁怼谁”,民警很难安抚她的情绪。可以说,遇到这样的乘客,是让地铁民警感到郁闷的情形之一。

马拓时常劝自己,不管一个人在地铁站里多不讲理,他(她)可能就是一时冲动,生活中的他们应该不是这样,可能也是通情达理的人,只在地铁里的某一刻,一个瞬间激发了他们的情绪。“我就带着这种假设去跟他们打交道。”马拓说。

采访过程中,不时有来往的乘客停下向马拓问路。嘈杂的背景下,马拓尽量提高声音进行解答,有的乘客说不清楚自己要去的地方,干脆拿出手机给他看,或者为了播放亲友在微信对话中的语音,举起手机放到他的耳边。

能成为地铁故事的记录者,马拓感到幸运。他希望,让大家在疲惫茫然的时候,从不一样的视角,看看别人大同小异却又别具一格的细碎生活。这或许有助于发现身边的美好,找到一抹点亮心情的光照。

地铁值班民警需要近24小时守在地铁里。工作不忙的时候,马拓也会去站台外面“吹吹风”,但他不能走太远,“怕有事赶不回去”。于是,只能在地铁口附近,匆匆地呼吸几口外面的新鲜空气。

接受采访这天,对于马拓来说,是在地铁站里度过的无数个普通工作日之一。“今天比较太平,还没有接到报案。”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不过,晚高峰还没结束,要随时准备着”。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