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SPAC市场盛转衰 “港版”表现远逊预期:世界报道
曾经在美国掀起投资疯潮的SPAC,不但美国投资者对其热情不再,部分已上市的SPAC更提前清算,而去年新加坡及香港的申请个案亦远较预期冷清
重点:
(资料图片)
回顾2022年,港交所共接获15家“港版SPAC”提交上市申请,其中失效个案有8家,仅5家成功上市,至今未有1家完成目标资产收购 有分析认为,港交所计划修订《上市规则》18C,允许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将进一步打击SPAC市场本文作者 罗小芹
美国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市场自2020年起掀起热潮,新加坡交易所在2021年9月随即开始接受SPAC的上市申请,为了不落人后,并搭乘美国SPAC市场的顺风车,港交所去年初也加入竞争,但总结全年表现,香港SPAC市场表现却远较预期逊色。
据港交所网页提供的 资料 显示,去年共有15家SPAC提交申请,其中8家的财务资料已过了半年有效期并失效,已上市的仅5家,尚有两家处理中,最新一家是去年12月23日上市的 TechStar Acquisition (7855.HK)。5家已上市SPAC均筹资最低入场费、即约10亿港元(9亿元),即全年仅筹资约50亿港元。
按港版SPAC的上市机制,这些公司有两至三年时间物色有潜力的资产、即俗称”De-SPAC”的程序,但至今未有一家完成相关交易。
事实上,美联储连番加息,投资者宁投资高回报低风险的资产,令整体新股筹资市况陷入低潮。对尚且熟悉SPAC运作的美国投资者来说,SPAC的吸引力已经大减,更遑论对SPAC认识不深的亚洲投资者,因此新港两地的SPAC市场反应一般,也是符合情理。
港交所新规“抢客”
凯基亚洲投资策略部主管温杰表示,美国市场对SPAC的关注度已大不如前,所以连带新港两地对SPAC的关注度也急剧降温,而且随着港交所计划修订《上市规则》 18C章 ,允许特专科技公司上市,相信将进一步打击SPAC市场,因为“独角兽”已不一定要循SPAC途径上市,还可以利用即将出台的18C章上市机制。
据港交所就《上市规则》新增18C章发布的咨询文件,面向公司涉及五大特专科技行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食品及农业技术等,咨询期已于去年12月18日截止,新规预计最快今年上半年实施。这项安排除了与上海科创板类似,与SPAC的目标资产也相同,都是以满足产品或服务商业化尚处于早期、但拥有潜力的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
温杰认为,港版SPAC只容许专业投资者参与,欠缺零售投资者所带动市场气氛,成交淡静也是意料中事,而且香港当初引入SPAC上市制度,主要是为抗衡新加坡,所以SPAC从来都不是港股焦点。
相比之下,新加坡SPAC市场的反应比香港更冷淡,至今只有3家SPAC上市,而且同样未有一家公司完成收购目标资产。据《南华早报》 援引 新交所集团股权资本市场全球主管Mohamed Nasser Ismail表示,在新加坡上市的3家SPAC正与潜在的收购目标接触及商讨并购事宜。
美国SPAC的上市活动自2020年开始火热,至2021年到达高峰,让传统的新股筹资方式一度相形见绌。
美国SPAC赎回潮
据Spacinsider.com的 数据显示 ,美国SPAC上市宗数由2019年的59宗增至2020年的248宗,并于2021年达到峰值的613宗。然而,自2021年末美国证监会(SEC)开始关注SPAC的投机活动,加上美联储大幅加息,SPAC的热度降温,全年上市宗数急降至85宗。
有“SPAC王”之称的美国创投企业家Chamath Palihapitiya直言SPAC的热潮已过,并把原因归咎于美联储持续加息。随着美国利率达到4.25厘到4.5厘的高水平,投资者倾向较安全、回报更佳的资产,避开投机成份较重的SPAC,因此投资者要求返还资金的呼声日涨。
据SPAC 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已有48宗SPAC清算,另有40宗正计划进行。Palihapitiya也扬言会将部分SPAC 提早清算 ,向投资者返还以十亿美元计的资金。回顾Palihapitiya合共参与10宗SPAC上市,但由于他有份牵头的部分SPAC最近上市后股价暴挫九成,可能成为他意兴阑珊的原因。
在外围SPAC市场气氛淡静连累下,港版SPAC的表现今年看来未许乐观,但温杰不同意为了激活交投而放宽入场门槛。他认为,SPAC作为独角兽初创公司的融资平台之一,港交所从未想过扩大至能让一般投资者参与,因此他支持现有SPAC只容许专业投资者接触的机制,以更好地保护小投资者权益。
为您推荐
-
人民网杭州9月17日电 (记者孙博洋)9月16日至17日,中国质量(杭州)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在16日举行...
2021-09-18